“中国制造”在欧洲遭遇信任危机!近日,欧洲市场监管部门对来自中国电商平台的产品进行抽查,结果令人大跌眼镜:超过85%的产品未能通过欧洲法规的“考试”,其中Shein、AliExpress和Temu等平台的产品更是“挂科率”高达85%至95%!荷兰监管机构对此表示严重关切,并呼吁采取联合行动,为消费者权益筑起“防火墙”。

中国电商平台近年来在欧洲市场可谓“风生水起”,每年通过荷兰进口的包裹数量轻松突破10亿大关。然而,这庞大的包裹数量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。荷兰海关数据显示,2023年荷兰的电商包裹流量达到惊人的7.18亿个,预计2024年将“更上一层楼”,达到14亿个,占据欧盟电商进口总量的40%!

然而,包裹数量的激增也带来了“甜蜜的烦恼”。荷兰监管机构的调查发现,来自Shein、AliExpress和Temu的产品中,85%至95%都未能通过欧洲产品法规的“考验”。这些产品可谓是“危机四伏”:带有松动部件的玩具可能成为儿童的“隐形杀手”,过热电子产品随时可能“火冒三丈”,甚至还有含有铅等有害物质的商品“潜伏”其中,令人防不胜防!

更令人担忧的是,许多产品没有符合规定的欧洲证书,尽管法律对产品安全有着“铁一般”的要求。对此,荷兰市场监管机构和海关“坐不住了”,他们呼吁采取联合行动,对来自中国平台的包裹进行“地毯式”检查。他们认为,欧盟以外的电商产品的生产、贸易和运输链条上的所有相关方,包括政府和消费者,都应该“各司其职”,共同守护消费者权益。这一呼吁已“火速”提交给荷兰经济事务部长。

此次事件无疑给中国电商平台敲响了警钟!在欧洲市场监管日益严格的背景下,中国电商平台必须“痛定思痛”,加强产品质量管控,确保产品符合欧洲法规要求,才能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,在欧洲市场“站稳脚跟”。